免费发布信息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教育培训 » 培训班 » CT基础知识
点击图片查看原图

CT基础知识

  • 发布日期:2021-07-10 18:51
  • 有效期至:长期有效
  • 教育培训区域:陕西西安市
  • 浏览次数61
  • 留言咨询
 
详细说明
做磁共振临床培训这么多年,CT知识一直荒废,我自己也有空看看CT,但是毕竟不怎么摸机器非常不熟。
学习知识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它总结出来,用自己的话写出来。虽然我是影像诊断专业,这么多年的影像学习也涉及了CT,包括写报告,但是长时期不看,对CT确实不太熟悉。所以,为了督促自己学习CT,公众号慢慢的我也开始写CT的内容。前面我也写了一些CT技术的文章,可能比较简单,相对于MRI,我写的CT文章很基础,很入门,所以读者们不要笑话,把我当成一个CT小白就可以,如果有错误,欢迎大家斧正。前文链接:CT中的"层"与"排"的区别
CTA图像
CT发展简述
从CT的发展我们知道,早期从第一代CT(单束扫描)、第二代CT(窄角扇束扫描)、第三代CT(广角扇束扫描)、第四代CT及第五代CT。滑环技术的出现,使得CT扫描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从轴向扫描(不连续)到螺旋扫描(连续扫描)。在探测器硬件上从单排发展到多排。
现在临床使用的CT大部分扫描方式(或者模式或者叫数据采集模式)包括三种:
①定位像扫描模式;
②轴扫模式;③螺旋扫描。
一.定位像扫描模式

其实大部分部位都可以不用扫描定位像,这一点和MRI不同。MRI成像,首先必须先扫描一个定位像,出了定位图之后,才能看到图像,然后进行正式序列的扫描。当然,MRI理论上也可以不扫描定位像,在正式序列设置叠块的时候,把范围,中心位置设置好,直接启动扫描。不过临床中这种情况比较少。CT的定位像扫描模式一般可以同时进行正位(前后位)和侧位的扫描。这样就要扫描两次,进床扫描一次或者出床扫描一次(当然也可以选择相反的顺序)。
CT的定位像扫描中X线球管和探测器静止,扫描床移动,得到一个大范围的图像。这种就类似于X线透照一样。

图片
图1:定位像扫描模式,这是正位(前后位)成像


如上图所示是定位像扫描,前后位,X线球管从人体正面透照,探测器在人体下方。



图片
图2:定位像(前后位)图像


一般定位像除了得到前后位图像,还要扫描一次,得到侧方位图像,这样定位也比较准。

扫描侧方位图像的时候,X线球管转90°,在人体的侧方向进行投照,这样就会得到侧方位的类似X线图。



图片
图3:定位像(侧方位)图像

二.轴扫模式


所谓的轴扫,有些书又把它叫做序列扫描。这种扫描模式是最早期的CT扫描模式,又叫做步进式扫描或者step-stop,步进-采集模式,slice-by-slice。

这种扫描模式首先扫描床步进到所需要成像的位置;扫描床停止运动;球管和探测器旋转360°(采集数据);球管和探测器停止工作;扫描床再次移动到下一个位置,然后停止;球管和探测器选择360°.....

这种扫描模式就是,扫描床移动一层,停止,扫描一层;然后扫描床移动到下一层,停止,再扫描....



图片
图4:扫描床移动到扫描的位置


图片
图5:球管和探测器旋转360°采集数据

图片
图6:完成采集当层的图像


图片
图7:扫描床移动到下一层

图片
图8:球管和探测器再次旋转360°采集数据


图片
图9:完成另外一层的图像采集
这种模式就是轴扫。从这种扫描模式可以看出,轴扫速度比较慢。也就是进一层、停一下、扫一层,然后再重复这个过程。如果头颅扫描24层,那么就要进24次,即使一层扫描很快,0.5s,也需要12s,所以相对速度是比较慢的。
另外一点就是,轴扫很多时候球管和探测器并不是旋转360°,有可能超过360°,这样采集的数据更多。轴扫的时候机架可以稍微打点角度,这样切面和需要观察的层面尽量平行。

图片
图10:轴扫的头颅图像


轴扫的主要缺点是扫描时间慢,这样对于运动器官容易产生伪影。对于很多医院,头颅扫描还是会采用轴扫,虽然时间慢,这是因为和螺旋扫描相比,轴扫还是有一些优势的,主要包括:剂量低;
图像质量相对好,不容易产生射线束硬化伪影;连续扫描,每层一般都是360°的采集数据,没有重叠;
重建图像比同样参数的螺旋扫描空间分辨率高。轴扫的时候为了避免漏扫,一般CT的扫描层厚和层间距是一样的。有老师可能会问有层间距怎么会不遗漏,这就是CT的层间距的定义问题。关于这个问题,我在CT和MRI的层间距定义里有说明。前文链接:磁共振参数的故事(二十二)——层间距
CT轴扫中层厚和层间距一样的话,则刚好完全覆盖。
除了头颅等,轴扫还应用于单部位的灌注扫描,也就是在一个位置连续多次采集得到多个时间期相的图像。

三.螺旋扫描
螺旋扫描(Helical or Spiral scan )又叫容积扫描(Volumetric CT scan)。其扫描模式为球管和探测器360°旋转采集数据的过程中,扫描床同时移动。连续产生X线,并且连续进行不同位置的数据采集。


图片
图11:螺旋扫描模式


在球管和探测器旋转的过程中,扫描床匀速的运动,采集得到连续的数据。

现在临床大部分部位扫描都采用螺旋扫描的模式,其最大的优点就是扫描速度快,可以进行连续快速扫描。这样使得胸部、腹部可以在一次屏气内完成扫描,得到良好的没有呼吸运动伪影的图像。

成像速度的提高,也使得多期动态增强成为可能,比如肝脏的多期动态增强扫描。

另外一点就是螺旋扫描得到的是容积数据,也有利于三维重建和得到VR图像。

螺旋扫描快速成像的特点,尽可能的冻结了运动伪影,解决了动的问题。但是其扫描模式也有缺点,比如大螺距容易产生风车状伪影;在一些部位容易产生射线束硬化伪影。

还有一点需要注意,和轴扫描不同,螺旋扫描的这种模式,球管和探测器旋转一周的起点和终点并不相同,所以在图像重建之前需要进行插值。



图片
图12:螺旋CT扫描的图像



四.总结



本期内容写了一些CT扫描中最基础也是非常简单的知识。其实看起来很简单,大家可能平时张口就来,但是真正要写出来,形成书面语言,才发现很多时候还要反复地核实及查证。就怕写得不准确或者术语不严谨,当然本人水平有限,CT又是小白,可能挂一漏万,也请大家谅解及斧正,非常感谢大家。

有时间我也会多看看CT的书籍,一个粉丝送给了我一本全英文的CT书,非常感谢这位朋友。这本书有700多页,铜版纸的,质量很高。

当然,现在CT技术发展也挺快的,听说光子计数探测器CT也快出来了,扫描能谱常规化也应用比较多。所以,再不学习,就落后了。

而磁共振发展就更快了,基本上每个月都有新序列出来,每一年都有新技术。这使得我们必须要全力以赴。

西安彩虹螺旋CT维修技术学习联系评论区任老师。

 
[ 教育培训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联系方式